AI机器人引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导火索
2021年07月23日 绵阳机械设备网
AI机器人引燃 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的导火索
随着人工智能大潮席卷而来,作为人工智能最理想的载体和新一代智能机器典范的机器人产业,正处于创新创业的风口浪尖,可望重塑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,满足“互联网+”时代人们对智能制造、智能服务与智慧社会舒适生活的需求与渴望。
邓志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/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/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(筹),教授/博导
时至今日,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,以及支撑下一个万亿元级的智能服务与智慧生活产业的需求,构成了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历史新机遇。
从机械化、电气化、自动化一路走来,人类社会已迈入信息化并正走向智能化时代。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,并已面向千企万厂进行推广应用,但由于缺乏智能,通常只能替代5%以下的加工工序,使用范围有限。因此发展“少人化”或“无人化”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完成机器的“数字化”、“网络化”,并逐步实现“智能化”。与此同时,面向千家万户的智能服务与智慧生活的强劲需求,通过聊天机器人与智能助手等与人工智能的结合,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总之,发展环境适应性与自主性好,且移动灵活、操作灵巧的智能“硬件”机器人和发展可获得人类水平体验的智能“软件”机器人,对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布局而言,可谓“机”中有“危”,“危”中有“机”。
人工智能大潮席卷而来
60年之前的1956年,麦卡锡在英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首届夏季研讨会上,正式创立了“人工智能”的概念。
会议将人工智能界定为“研究与设计智能体”,而且把智能体定义为“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使成功机会最大化的系统”,即智能体被定义为一种能够适应环境的机器。
根据上述设想,人工智能一直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:
一是感知智能,即对直觉(intuition)或感知行为的模拟,如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、力觉、滑动觉、温度体感等;
二是认知智能,即对人类深思熟虑行为的模拟,包括推理、规划、记忆、决策与知识学习等高级智能行为;
三是行为控制或对行动的模拟,如操作(manipulation)与移动(mobility)功能的实现。
123456下一页>
- 上一篇: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规范适度包装相关法律
- 下一篇:塑料再生利用行业入世五年来发展变化